来源/影视剧《甄嬛传》截图
美很美,但也忍不住让我们习惯了夏季t恤短裤,所以穿不会很热吗?
其实古人也想了很多办法让自己的夏天凉爽,他们的夏装比我们想象的要轻薄,凉爽得多。
有多轻?白居易曾用诗浅色毛衣轻如雾,纺花纱薄如云来形容他送给元祯的夏装。轻如雾,薄如云这六个字大概是对衣服轻薄程度的终极描述。
在流传的古代故事中,有许多关于古代夏装轻薄的描述。锦衣五重的典故是关于一位阿拉伯商人看到一位穿着纱衣的唐朝官员,发现他的胸部的痣仍然可以通过五层衣服看到。可见这件衣服有多薄。
如果文字太难想象,就不要再看实物了。马王堆汉墓出土的素纱禅衣是轻字最直观的展示之一。这件衣服只重49克,甚至不如一个小鸡蛋。毫不夸张地说,它什么都没有。

想象一下,这样的衣服怎么会闷热呢?
纱、罗、葛...古人消暑凉方
起初,古人用兽皮、树叶等制作服装,在周口山顶洞穴居住区发现了原始的缝纫工具——骨针,表明我们的祖先可以在5万年前自己缝制简单的衣服。随着纺织技术的发展,服装材料越来越丰富。在先秦时期,中国服装的基本形状逐渐确立。
今天的四季服装有自己的风格,但在古代,各朝代的冬夏服装在风格和层次上相对固定。从远处看,冬夏服装的风格没有太大区别。但是夏天穿什么长袖不热呢?真正的区别在于面料。《宫史》记载了清朝皇后吉福夹克面料:春秋缎,夏纱,冬秋毛,随时合适。可以看出,古代服装的面料随时都在变化。
中国古代织物织造技术发达,也为制造能够适应不同季节气候的服装面料提供了技术支持。中国很早就开始使用丝绸。浙江余姚河姆渡文化遗址出土的木质蝶形牙雕蚕纹杯显示,中国的蚕丝产业出现在7000年前左右。